讀書日
閱讀不偏食:30篇文字的美味關係

閱讀不偏食:30篇文字的美味關係

  • 定價:280
  • 優惠價:79221
  • 優惠期限:2024年03月31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優惠組合

 

內容簡介

  你的閱讀理解素養好不好?
  30道閱讀的滿漢全席──
  提升閱讀理解及問題解決能力!

  面對一○三年免試入學考完後辦特色招生,要檢測學生的閱讀理解及問題解決能力,很多學生都感到惶感,不知所措。其實,只要平日養成廣泛閱讀不同類型文章、課外讀物,閱讀上不偏食,就能紮實地打下閱讀理解素養能力。

  「閱讀不偏食--30篇文字的美味關係」部分內容原連載於聯合報教育版的專欄,廣受好評。作者為提升讀者閱讀的質與量,慎重地整編,擴寫成「現代語文的閱讀」、「古籍經典的閱讀」、「詩歌韻文的閱讀」三大單元,共30篇不同題型的文章。本書內文設計新穎活潑,作者化身為閱讀主廚,以穿越時空、通貫古今的主題與材料,呈現給學子30道閱讀的滿漢全席,豐沛了讀者的閱讀視野及提升閱讀質量!

  「閱讀不偏食」,才能提升閱讀理解素養能力!這30道閱讀的滿漢全席,請慢慢享用品嘗、咀嚼!
  
  一、全書分成三大單元,引領讀者提升閱讀素養──

  第一單元:多面向的現代語文選讀,包含科普、環保、經濟、歷史、文學……。
    
  第二單元:著重於古籍經典賞讀、文學名家介紹,兼具知識性與趣味性。
    
  第三單元:古典詩詞主題化的鑑賞與思辨,創意理解你愛的詩詞。

  二、每篇文章後附有「文章來一課」、「解讀策略」、「絞盡腦汁」、「試試身手」、「解讀放大鏡」等單元,教你如何拆解文章,進而理解活用。

作者簡介

楊曉菁

  國立政大附中教師。目前也是中文博士班學生。

  甫獲得101年度全國super教師獎評審團特別獎、101年度臺北市super教師獎高中職組首獎。

  曾獲得臺北市國語文競賽教師作文組第一名、全國語文競賽教師作文組第五名,也是其他文學獎的戰將。

  曾擔任報章雜誌閱讀專欄的主筆。

  喜愛閱讀及思辨,具有創意,擅長援引跨界多元的素材,如電影、廣告、史學、哲學、西方經典作品等等進入課堂之中。深獲學生喜愛。

  耽溺於文學、歷史、電影、旅遊、寫作,喜愛奇思異想,企圖藉由書寫與閱讀以感受軀殼與精神的異同。最愛在校園裡播撒文學的種子,以思辨性、實用化、趣味化的教學,招徠文學的新靈魂。篤信文學提升性靈、飽滿生命、充實生活。以為語文教育應當引領思考、激發創意、興動情感。

 

目錄

推薦序∕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孫劍秋教授
自 序

單元一:現代語文的閱讀
第1道美味大餐:科普類文章(一)
第2道美味大餐:科普類文章(二)
第3道美味大餐:環保類文章
第4道美味大餐:歷史文化類文章(一)
第5道美味大餐:歷史文化類文章(二)
第6道美味大餐:歷史文化類文章(三)
第7道美味大餐:思辨類文章(一)
第8道美味大餐:思辨類文章(二)
第9道美味大餐:思辨類文章(三)
第10道美味大餐:文學理論類文章(一)
第11道美味大餐:文學理論類文章(二)
第12道美味大餐:作家故事類文章
第13道美味大餐:作品故事類文章
第14道美味大餐:哲學類文章

單元二:古籍經典的閱讀
第15道美味大餐:諸子流派湊熱鬧
第16道美味大餐:儒家幫幫忙
第17道美味大餐:穿越時空見孔子
第18道美味大餐:專書篇(一)──《史記》
第19道美味大餐:專書篇(二)──《聊齋誌異》
第20道美味大餐:蘇軾其人*其事*其文(一)
第21道美味大餐:蘇軾其人*其事*其文(二)
第22道美味大餐:韓非其人*其事*其文(一)
第23道美味大餐:韓非其人*其事*其文(二)
第24道美味大餐:文言文中的邏輯思辨
第25道美味大餐:文言文中的動物寓言

單元三:詩歌韻文的閱讀
第26道美味大餐:詩人閒話孤獨
第27道美味大餐:詩人手足情深魚雁往返
第28道美味大餐:觀點大不同──翻案詩
第29道美味大餐:古人這樣拜碼頭──干謁詩
第30道美味大餐:各彈各的調──同主題、同曲調,不同工法

 

推薦文

閱讀是源頭活水

  〈宋.朱熹.觀書有感〉:「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閱讀就像一把開啟源頭活水的鑰匙,它不僅能增長智慧,又能使生命豐富多彩。曾有人問科學家牛頓為何能發現那麼多天地間的奧祕,他說:「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所以看的比別人更多更遠。」所以咀嚼前人的智慧結晶,領略智者妙言巧思,是快速積累自己的知識的不二法門。

閱讀是人生享受

  張曉風女士說:「最精緻、最恣縱的聊天,應該是讀書了。或清茶一盞邀來莊子;或花間置酒單挑李白。如果嫌古人渺遠,則不妨與辛稼軒、曹雪芹同其歌哭;如果你嚮往更相近的聲音,便不妨拉住梁啟超或胡適之來聒絮一番;如果你握一本《生活的藝術》,林語堂便是你談笑風生的韻友;而執一卷《白玉苦瓜》,足以使余光中不能不向你披肝瀝膽。尤其偉大的是,你可以指定梁實秋教授做傳譯而與莎翁聊天。」這樣的樂趣如果你尚未經歷,或許是因為你尚未發現它的魅力。有所為而為的閱讀,或是帶有目的的讀書心態,最終只會讓我們感到厭煩。如果我們能將制式化的「教科書」所帶給我們的藩籬撤除,用一種氣定神閒的態度與作者促膝長談,相信更明白它的吸引力。

  廣泛閱讀可使我們出口成章、寫作時援筆立就。宋代黃庭堅更清楚說明:「三日不讀書,便覺面目可憎,言語無味。」這句話的重點不在於幾日不讀書,而是失去讀書興致的人,會讓人覺得無趣,試想胸無點墨、言談無味,誰會想和他往來呢?杜甫也用「腹有詩書氣自華」來勉人養成閱讀習慣。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寫好文章最重要的因素,杜甫之所以能「下筆如有神」,就是建構在他曾「讀破萬卷書」的基礎上啊!
       
  曉菁老師終日優游書海,故文筆特出,氣質出眾。她精選高中生與美味相關的必讀文章30篇,其中內容涉及科普、環保、哲學、歷史等各類型問題,就如同書名「閱讀不偏食」一樣,包羅萬象,在多角度的閱讀之中,不只充實了知識,更擴大了閱讀的興味。難能可貴的是,曉菁老師透過「解讀策略」中對文章重點的摘錄及表格分析,使讀者能方便快速的掌握文章的肌理脈胳;又在「解題放大鏡」中對文章中所涉及的相關學科知識的深入淺出解說,在在引導讀者精確掌握文意,更有助於讀者解題時做出正確的判斷。在經過歸納、分析、引導,充分掌握理解文意之後,曉菁老師也不忘為讀者找來歷屆指考、學測題目,讓讀者「試試身手」,以驗收閱讀成果。所以此書的內容不只能滿足讀者多角度的閱讀視野,提升讀者的閱讀興趣,也能熟悉文章的解構及分析方式,相信不只增長自己的閱讀理解能力,也精進自己的解題技巧。所以本書實在是一本生動活潑,而不乏味,兼具理論及實用的好書,本人樂於向大家推薦。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語文與創作學系
孫劍秋 教授 謹薦   102.04.01

序言

  「閱讀」是近幾年來極為熱門的討論議題,加以國際間幾個大規模閱讀評量的實施,如:PIRLS(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Reading Literacy Study),主要測試世界各國小學四年級學童的閱讀能力;PISA(the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是OECD國際組織發展出的一套評量,用以評估各國十五歲學生的閱讀素養、科學素養、數學素養。凡此種種,都讓閱讀成了許多人津津樂道的話語。於是,閱讀的意義及內涵、如何閱讀、如何教閱讀、如何推廣閱讀……便成了一種集體認知及公眾活動。

  「閱讀」其實是一個統整性概念的總稱,它不單單指稱讀書、看書的能力與習慣,應該還要包含解讀、思考、判斷、鑑賞等能力。因為透過閱讀能建構出個人的知識體系、思想架構、思考模式等等,我們可以說透過閱讀促進思考,藉由思考而迸發創意。所以,「閱讀」這樣的行為模式可以擴展成一種能力的表現-「閱讀力」。
  
  在臺灣目前各階段的升學考試中,國中基測、大學學測與指考、四技二專統測等大型測驗中,我們都看到以閱讀理解作為命題核心的趨勢。舉凡科普、經濟、環保、哲學……等議題,都靈活生動地跳進考題中,希望藉由如此的命題型態引領出閱讀的風氣、促進思辨的提升及探索能力的強化。

  關於「閱讀」,不少人會有這樣的困惑與質疑,閱讀是屬於非常個人的認知理解過程,能夠透過學習而培養嗎?能夠經由指導而改變嗎?閱讀有策略及方法嗎?要回答上述的問題,首先,我們要知悉,即使有兩個讀者在同一時間之內讀同一文章,他們也不會產生完全相同的理解;此外,任何一位讀者從文章中所獲得的意義也不會和作者的原意完全一致(節錄改寫自:洪月女翻譯/ Ken Goodman原著《談閱讀》一書)。作者的思想及意念透過文本傳遞給讀者,於是形成一道作者→文本←讀者的連結過程。但是,人的思想是一個繁複的系統,它不是單一的線性連續歷程。所以,即使是一位精密的閱讀高手也不盡然能百分之百領略作者的創作意念。因此,閱讀的指導或學習不是要教導出讀者完全相似的單一理解模式。而是透過策略、方法的運用讓閱讀來提升個人的多元能力。於是,我們這樣看待:把文本或書籍視為一種媒介、一條路徑,透過這樣的媒介路徑,引領讀者習得可以運用且帶得走的能力。

  但是,知識浩瀚如海,資訊亦是日新月異,不同領域的文本五花八門,出版的速度亦是驚人。不同領域面向的文本在書寫模式上不盡相同,文學、科學、歷史的語言慣性便有著差異。因此,本書的撰寫目的便是希望引領讀者在閱讀時能有一把萬用鑰匙,得以自在地出入書籍文字之間。
  
  本書內容原是連載於聯合報教育版的專欄,主要寫作目標以品賞、分析大學入學考試的文章內容為主。今日集結成書,在內容上多所增益,而且為考慮閱讀的質與量提升,遂將此書分成三大單元。第一單元是多面向的現代語文選讀,包含科普、環保、經濟、歷史、文學……;第二單元是經典古籍賞讀、文學名家介紹,兼具知識性與趣味性;第三單元則是古典詩詞主題化的鑑賞與思辨。筆者企圖以穿越時空、通貫古今的主題與材料豐沛閱讀視野及提升閱讀質量。

  閱讀是一趟豐沛的旅行,每個讀者可以任憑個人的喜好與品味規畫屬於自己的海天遊蹤。團體旅行是跟隨著導遊的眼睛及腳步綜覽世界,自助行則全憑讀者的心眼走觀旅途。無論是何種旅行的方式,導引及提點是旅途中必備的指南。閱讀旅程中的策略便如同旅遊指南一樣,是提供讀者優遊泅泳於浩瀚書海中的必需品。接著,邀請您一起共同品嘗、咀嚼閱讀的滿漢全席!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1170695
  • 叢書系列:悅讀中文
  • 規格:平裝 / 208頁 / 17 x 23 x 1.0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第28道美味大餐:觀點大不同──翻案詩

【常識一點通】


所謂「翻案」是指對於已定的歷史結果或前人對事物的定論評價,提出相異的見解。前人的定論、觀點不一定是正確無誤的,後繼者對於這些看法有贊同、有反對。於是,透過詩文以表達個人論點。例如:歐陽修的〈縱囚論〉一文是針對唐太宗於貞觀年間,將已判定死刑的犯人三百餘人縱放回家敘舊,然後約定一個日期,要求他們回來接受死刑執行。結果,到了約定日期時,全部的死刑犯,都如期守諾地回來就死。最後唐太宗深為這些死囚講究信義而感動,便赦免他們的死罪。

歐陽修認為,這樣的情況是「上下交相賊」(在上位者與居下之人彼此互相揣摩對方的心意)。也就是說死刑犯們猜測唐太宗的心意,以為如果自己能夠如期回來,一定可以獲得赦免;而太宗也盤算著我放你們回去,你們必定因感念恩澤(或是有所他圖)而會回來。歐陽修以為這場縱囚的行徑根本不是因為唐太宗德政遠播,感動死囚所致。這是唐太宗充滿算計的沽名釣譽之舉。

歐陽修的想法與歷來史家每多稱讚唐太宗是個明君,高度溢美貞觀之治的普遍觀點相異。這樣的文章便屬於「翻案作品」。

此回,我們要來看看兩首翻案詩,它們講述同一個人物「項羽」,卻展現兩種不同的觀點,各有勝場。

(一)唐•杜牧〈題烏江亭〉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

註解

烏江亭:在今安徽和縣東北的烏江浦。《史記•項羽本紀》載:項羽兵敗,烏江亭長備好船勸他渡江回江東再圖發展,他覺得無顏見江東父老,乃自刎於江邊。

翻譯:勝敗是兵家常見之事,難以預料,能忍辱負重才算是真正的男子漢。江東

子弟歷來人才濟濟,如果當年項羽能重整旗鼓,捲土重來,勝負之數可能

還是未定之天呢!

【創作背景】

杜牧擔任池州刺史時,經過烏江亭,想起當年項羽的史事,便寫下這首詩。

【詩意詮釋】

首句指出勝敗乃兵家常事,暗示著面對勝敗時的態度是日後一切發展的關鍵,強調只有包羞忍恥才是真正的男兒。項羽遇到挫折便灰心喪志,自刎了結,怎能算是真正男兒呢?項羽遇到劉邦追兵,落得困窘境界,自己說有愧於當年對他寄予厚望的諸多家鄉父老,此話固然表現出氣節,但也顯得剛愎不知變通。如果他願意接納忠言,忍辱負重,再整旗鼓,勝負或許未可知。最末句「捲土重來未可知」寓含有積極的意義。

杜牧對於項羽或有惋惜嗟嘆之意,以為他被自己那放不下的驕傲身段毀了東山再起的機會,但是杜牧在詩末還是以積極態度來面對這樣的史事。

清代詩人趙翼曾經這樣讚許過杜牧的翻案作品「詩家欲變故為新,只為詞華最忌陳。杜牧好翻前代案,豈知自初句驚人。」他的意思是說杜詩不做陳語能夠變古為新,自鑄新詞。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用閱讀擁抱你的內在小孩!不讓創傷延續的4個修復練習|聯經精選電子書每本85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共和國截止加碼
  • 天下雜誌
  • 時報全書系